什么原因导致小儿遗尿症?很多家长只是知道孩子小的时候都是会尿床的,因此对孩子尿床的现象就不是很重视,潜意识的认为孩子长大就会好,但是对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尿床的就不清楚了。事实上,孩子遗尿并非如此简单。沈阳沈医医院的专家表示:遗尿症如未及时医治将延续至成年,在临床接诊的成人遗尿患者中,百分中九十五均在幼儿至青年期有尿床的习惯,这个是多么可怕的影响。那么,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小儿遗尿症呢?
沈阳沈医医院的洪磊主任指出,遗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继发性遗尿症病因很明确,如糖尿病,尿崩症,惊吓,蛲虫病,寒冷刺激或包皮过长,尿路感染等,都可能是引起遗尿的病因,而原发性遗尿症目前没有准确的原因,主要与遗传及身体因素为主。小儿遗尿严重危害儿童健康,遗尿多年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地的大脑发育迟缓、免疫力差、智商低下等。
孩子遗尿症由哪些因素所
1、遗传因素:儿童遗尿与遗传息息相关,遗尿症患儿有阳性家族史者为28%,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。70%原发性遗尿病人的上一代直系亲属(如:父母、叔伯、姨妈等)小时候都有遗尿病史,大多是在12岁左右。结婚后往下一代遗传。是因为大脑皮层排尿中枢到一定年龄逐渐发育成熟,但尚未祛除,以致于遗传至下一代。
2、睡眠过深:遗尿患儿往往夜间睡眠较深,不易唤醒,唤醒之后也常常还是迷迷糊糊的,不易受到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,不能有意识的排尿,因此,夜间唤醒排尿相对比较困难,从而导致尿床。
3、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异常:通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分泌白天低、夜间高,尿量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发生相应的变化。而部分遗尿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去昼夜节律性,无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高峰,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较低,以致夜间尿量多,膀胱在夜间易被尿液充满,从而不自觉地激发排尿反射,产生遗尿。
4、膀胱功能紊乱:主要是指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、低顺应性膀胱,逼尿肌不稳定及逼尿肌-括约肌收缩不协调,从而引起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,因此导致患儿出现遗尿。文献报道,相当一部分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遗尿症患儿,其功能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。
5、心理因素及排尿习惯不良:部分患儿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,出现尿床后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,甚至打骂,精神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,每晚睡前总过度担心再次尿床,继而产生自卑心使遗尿经久不愈,此外,家庭变故、家长与孩子长期分离、黑夜恐惧、受惊等均可导致儿童遗尿。值得关注的是,心理因素还可使少数患儿的遗尿逐渐形成顽固的习惯,甚至成年后仍无法改变。
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,没有及时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,或者家长训练排尿的方法不对,幼儿未形成憋尿的意识,一有尿就马上排出,有的小孩甚至是边尿边玩,没有形成自主意识,加之晚上睡眠深沉,常常在睡梦中不自主的排尿,无法形成条件反射,容易尿床。
在生活中,我们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,解释和劝慰来纠正孩子的尿床行为。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遗尿症是暂时的功能失调,消除精神负担,配合治疗是可以的。
养成午睡的习惯。每天中午安排一个小时的午睡,孩子白天睡了,晚上的睡眠便不会这么深沉。
饮食习惯。晚饭菜中少放盐,叮嘱孩子少喝水,少喝汤。
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。应尽量避免给孩子看刺激性的电视及漫画,让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。
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。嘱咐孩子晚上起床排尿,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,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。
憋尿训练。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,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,开始可推迟几分钟,逐渐延长时间。
上面就是沈阳沈医医院的专家为各位家长详细介绍的: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儿遗尿症?沈阳沈医医院的洪磊主任提醒广大家长,要对遗尿症重视起来,孩子长期遗尿对成长是极其不利的,因此应该及时进行干预避免不当影响,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,家长要对遗尿症的多加的了解,这样才能正确的帮助孩子远离遗尿的危害。
小儿遗尿有效治疗办法是什么呢 小儿遗尿是很多家长头疼的疾病,当孩… 【详细】
合作伙伴